Popular Posts

Note: 創作的當下性與學術的持續性:關於「靈光」的兩種樣態

Read Article →
作為一名教師兼創作者,在近期往返於創作與研究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差異:論文的完美與作品的完美,遵循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邏輯。而這之中核心的差異,在於:誰有權決定靈光的樣貌? <學術的完美:靈光的集體生產> 在撰寫投稿文章時,為了檢視其品質,我會將文稿交給數個生...
Posted by : Che-Kuang Chuang
0 Comments

Note: 被壓縮的語境—AI時代下的學習反思

Read Article →
    
Posted by : Che-Kuang Chuang
0 Comments

育兒日記:以程式思維探索寶寶語言

Read Article →
繡繡誕生後的這幾週,我與太太一邊聆聽他的啼哭與肢體語言,一邊試著理解那些看似混亂無章的聲音。漸漸地,我體會到:這些哭聲其實是一種最原始、最高效率的語言——不經修飾、沒有語法,直接從身體輸出的「基礎語言」。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在程式的世界裡,語言同樣分為 低階語言(Low-Level...
Posted by : Che-Kuang Chuang
0 Comments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Read Article →
     這是最近看到、蠻適合年輕學子的讀物-可作為大學入門的參考書目之一。在少子化、社會內捲、世代衝突、AI衝擊、網路成癮的時代,即便是高等學府,每年都不乏有失去目標、動力的學生-大概就如同日劇"不求上進的玉子(もらとりあむタマ子)"的女主般,慢慢陷入泥沼、...
Posted by : Che-Kuang Chuang
0 Comments

2024 苗栗美術雙年展 :山的藝術季

Read Article →
今年的美展大富翁,繼新北後的第二彈落在了山城苗栗-感謝主辦單位用心與評審肯定,讓我在台灣地圖上又插了一根旗;同時2023年度的現象地景三部曲也都各自在寶島的不同角落:台東、桃園、新北、苗栗呈現了自己的樣態-算是一個完美的句點。 苗栗 縣府為激勵藝術工作者創作風氣,...
Posted by : Che-Kuang Chuang
0 Comments

設計課,怎麼教、如何教?

Read Article →
  設計課,怎麼教、如何教呢? 最近與同學meeting 時有感。 我大學時的建築設計課,其實大體上全台系所都有套差不多的系統-可能從早期千 千岩助太郎以至陳其寬、漢寶德等前輩 開始,就慢慢地將 布雜( Beaux-Arts) 與 包浩斯( Bauhaus) 教育逐步移植,轉...
Posted by : Che-Kuang Chua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