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課,怎麼教、如何教?

 


設計課,怎麼教、如何教呢? 最近與同學meeting 時有感。

我大學時的建築設計課,其實大體上全台系所都有套差不多的系統-可能從早期千千岩助太郎以至陳其寬、漢寶德等前輩開始,就慢慢地將布雜( Beaux-Arts)包浩斯( Bauhaus)教育逐步移植,轉為在台特色的教學型態了吧?
大一時的扎根是重要的: 當時兼課的張示霖老師,發題之初就給了幾篇王明蘅教授帶的碩士論文,印象中依稀是跟建築構法與中國園林有關;並要求我們研讀文中的設計方法,進行設計操作的轉化。大概也是透過這訓練,讓我這普通高中生有了讀圖識圖、案例分析、以及組織建築資料集成的基本能力,並對設計概念的"Manifesto"有了基本認識。另外因對造型感興趣,當時我也把Pratt的教科書:"設計元素:羅伊娜.里德.科斯塔羅與視覺構成關系"當成隨身小冊,不時就會翻翻(也是受到一位當時的駐校藝術家-周義雄老師的影響,如今他已過世)。

而大二時則分別給江常沛、朱弘楠建築師,大三時則由王立甫、陳嘉芸建築師等帶過設計課:。大二是對機能與造型量體關係的初步認識,並且也是落實設計到圖學操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如何從造型落實到建築以致圖面? 這是其中要點。記得當時我著迷於高松伸的手繪與Paul Rudolph的針筆,曾跟老師說: 我不用草圖紙,每次的meeting我都會是用針筆、日本水彩紙的正圖lol。而大三開始學習定性定量的空間機能、建築計畫與台灣空間法規體系,並逐步進行較為複雜的建築program操作。
大四的畢業專題時期,分別在林靜娟老師、高玉如老師底下學習: 在前者指導下進行台灣都市棕地的文獻與土地資料調查,後者指導下則整合了前期的研究,以參數化設計的方式進行設計的提案操作。不得不說,雖然大學時期也東摸西摸試了許多東西,但設計課還是挺認真的;而研究所、業界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回到正題: 設計課,到底怎麼教呢? 要如何在每個同學的設計發想、能力專長、興趣志向都不相同的情況下,以老師身分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呢? 我覺得大概是這樣:
1. 真實與態度:
絕大多數的設計系畢業生不會走上學界-在設計課裡,建構一個擁有"真實業界體驗"與"理想設計價值"的環境是重要的。真實業界體驗是培養未來職場的先備知識與能力,理想設計價值則是透過學習過往典範,了解設計的核心價值。態度是對一份職業的尊重- 不管是強勢弱勢產業、低薪高薪工作,既然選了就好好做;如果最後選擇離開,也能瀟灑點不留遺憾。
2. 設計的方法:
如何切入設計的核心課題? 如何構思有趣的概念? 設計切入點是否有意義? 以老師的角色,除了提供過往經驗與第三方建議外,教授設計方法、讓同學能在概念與產出間有一個合理、被檢驗的發展推論過程,是個重要任務。
設計方法有點像是思考的檢驗工具: 不論是建築設計的策略也好、產品提案的過程也好、概念設計的操作也罷,在沒有科學、量化的統計調查前,所有人提出的評語回饋多只是根據過往經驗、知識上的"經驗談",沒人能真的跟你說這專案一定「成功」;但是在過往累積數百年的設計資料下,設計作品仍有基本的發展脈絡、驗證方式與優劣價值,這是設計課階段同學必須養成的技巧與判斷能力。
3. 旁通的知識:
以建築設計來講: 一般的建築師事務所頂多就是設計住宅、活動中心、商場、體育館等通常性的專案,捷運站、車站、機場、發電廠以至各色特種建築大概九成都不會碰過,那老師怎可能給予同學正確的指導呢?
以互動設計來講:有的同學要做APP、要做網頁、要做ARPG、FPS、虛實整合、互動投影...設計重點與使用技術千奇百怪,老師又怎能一一通曉整合、給予指導呢?
這問題,其實跟執業開業建築師挺像的: 因為公司沒有做過圖書館的實績,就要完全放棄圖書館的標案嗎? 在火車發明前沒有車站建築的存在、在基督教被君士坦丁承認前沒有教堂建築的存在,所以這些專案就無法做嗎? 理應不是如此。
針對不同的課題,老師與同學自然都要針對題目做資料文獻的蒐集,並整理出一套標準與邏輯;而老師也應以前輩的腳色,在其中給出可能的設計方向、相關資訊甚或是一些資源回饋-這就是建構一個新專案、以至創作的過程。
4. 專案的管理:
對於學生而言可能是最困難的一環。從懵懵懂懂的高中生過渡到五光十色的大學生,如何有效率、品質的完成專案? 如何管理檔案資料,並且妥善與組員、老師溝通? 這是教學裡挺花時間的一環-追進度。
記得我的"單價分析"老師說過:工程,就是指工作的程序-如何安排複雜的工項、找出要徑(Critical Path)、分配人力,並有效完成任務,這就是工程。這很難在學校的小專案、小規模的公司裡呈現,大概只能去工程顧問公司或大型綜合營造廠才能"深深地被教育"。不過至少在學時期,老師如同一個PM的腳色,帶著同學做專案的管理、從中學習,也是必要的一環。
5. 知識(或經驗)的整合:
理想上,設計課應是幾套教學的方法,生產出千萬種不同的學生與多樣價值觀。因此大四時不能用大一的按表操課方法-如此會扼殺了多樣的可能;大二、大三時也不能像大四畢業設計一樣自由發想,如此會在基礎建立前便好高騖遠。
而1~4的項目,部分是過往的知識資料,更多的是經驗的傳承整合。經驗方法不是科學真理,它只是一套:"長久以來,讓人更能在社會/職場活下去的方式";而設計知識是根據人事時地物等變數而改變的函數,依情境與課題而改變。經驗的傳承會形塑人格的特質習慣,知識的傳承則會成為前者的基石武器,最後兩者被整合成一個設計人的特質。設計課培養的是未來勞工? 是設計"師"? 還是設計"匠"? 我想都是-是技能的教學,也是人格的教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