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了許久,最後決定將這段經歷寫了下來。
我在台師大的設計系兼課自2017年開始吧? 大概近7年之久了。今年的"空間構成"一課的上課狀態,可能是最一言難盡的一次。自從前年的"師大忘記發文事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後,我總覺得教育系統變得怪怪的,直到今年才開始真切地感到有些無力。
"空間構成"是一門晚間的課程,時間從晚上6:40~8:25,中場休息5分鐘。定位上課程內容算是入門的空間、建築、室內課程,讓學生了解不同幾何、造型在不同尺度空間系統(都市、建築、室內、構造)的應用,並連接到經典案例與小部分的現代建築史(我還是挺喜歡Sanford Kwinter的模式的,所以盡可能觸類旁通連連看)。考慮到同學們可能沒時間晚餐,通常會晚10分鐘開始上課,算是給雙方一點彈性-畢竟晚上上課挺辛苦的。不敢說上得有多好,但每學期還是會稍微調整,因應一下現況與學習情形。
這門課的上課環境,是設計系學生的工作室-空間不大,桌椅環繞排列,其實不太適合上Lecture,也時常會有非修課的同學闖入,半途進來拿材料、或是乾脆就坐在下面做模型、用電腦。教室內的麥克風大概已經沒電7年了吧? 所以每次課程結束我老婆都說我聲音啞啞得。
今年的修課人數僅14人,相對於以往更少了許多-。在我6:30抵達教室、06:50欲開始上課後,現場通常只有3~4位同學(多是外系同學與我的外籍小老師)。一直到7:30後,其他同學們才陸續進入、手中提著晚餐或筆電。上課的狀態大概就是老師在台上說唱跳、同學在台下滑手機,。有一些同學其實有在校、但待在另一間教室做作業,直到尾聲才進來點名;多數是待在教室,不過應該是把老師的課當成Podcast在聽,主體還是在盯在手機或電腦上(不確定是在做作業,也可能是直播吧)。也不用指望有甚麼互動(應該說我放棄)-能夠有聽入2成就可以偷偷笑了。
如果學生的悟性很高、能力很強遠超課程程度,那老師應有雅量去給予他們自主。約是開課五週後有位同學說內容太簡單了,他想學曲面的空間案例-那有甚麼問題? 師承Hernan Diaz Alonso 、Hani Rashid、Zaha Hadid,我專門的-下次就帶了整份國立台中圖書館的資料、幾何最佳化、噴射混凝土、非均勻有理雲規的簡報上陣-可惜回應的只是翹課。最近才發現這位同學根本沒加入課程群組,直到期末才申請加入...其他為了提升互動性的小工作坊,差不多也是相同的結果,也就作罷。
慢慢得我也沒那麼想把這些東西硬塞給他們,反而想了解為何會是這樣的狀態? 包含課程內容在內,還有甚麼樣的問題? 便利用課程開始前(很長一段)跟同學閒聊一下: 草模正模設計表板,花錢熬夜補眠布展,一切以設計課為核心,聽起來跟我十多年前差不多。那倒也是,如果看看以前建築系(包含現在的建築系),相關的技術知識課程也多會因設計專題的壓力而變形走樣,更別提在現今資訊爆炸、注意力離散的時代。不過在資訊、AI、數位技術飛速成長的今日(昨天Google Deep Mind發表了World Genie的AI模型的衝擊仍在),不太曉得這個模式仍合適嗎? 不禁疑惑。
不論如何我在師大只是個過客,7年前因我母親的牽線與梁老師的機會而結緣,也已經好久了。這就是一門課,也許會開啟學生空間設計產業的大門、也許只是滑過去的Podcast。不管後續如何,就是祝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