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獎,講不講道理?
前些日子台灣設計界掀起一波設計前輩痛批新生代建築師與設計師買國際獎的亂象,認為這拉低了整體的設計水準,也破壞了台灣設計的口碑。然而深入探究現今買獎風氣的背後,不禁要問:為何設計師會花辛苦錢去買獎?這背後的動機為何? 這可能來自於我們對自身文化美感的不自信、辛苦職涯中的小肯定、業務宣傳的流量密碼、學校科系的KPI標準、甚至是在工作實績上的關鍵資格--這是大環境所造成的結果,更非能一言以解之的課題: 須逐步從獎項的機制形式、目的標準以及市場環境等步步剖析,才能突破迷霧、看見真相,並找出安身立命的基礎。
18K? 24K?
獎項的機制與含金量
這些獎項是否真花大錢參賽便能獲得?是否品質都不值一提? 個人以為現今的國際設計獎更像是一種「認證標章」:不再是過去「贏得大獎、成為大師」的象徵,而是品質認證的基本保證--對,就像牛奶罐上的鮮乳標章一樣。多數獲獎作品仍具一定的水準,但不一定是萬中選一的瑰寶。為了應對每年成千上萬的參賽作品,許多獎項採取複數階段的評審流程,甚至加入了電腦的初步篩選(比方是號稱全球最大的A Design Award),最後才採人工進行評斷--畢竟人類評審的名聲也是種宣傳。透過控制得獎概率(通常為10%~15%)並區分出不同的得獎等級(銅、銀、金或其他等級制),來確保獎項的含金量;滿足了「質」的差異,也回應了設計師「買」的需求--這其中「設計品質」的把關與「得獎數量」的控制,便是辦獎機構的一門學問--當然,鎩羽而歸的可能性仍舊存在。這反應了整個市場的需求現況,將設計藝術獎項與商業市場結合--畢竟誰願意花了大錢卻一無所獲? 誰又會信一個得獎率百分百的獎項呢?
誰是豪門? 誰是野雞?
設計獎項的辦獎目的不盡相同: 有些行之有年、聲名顯赫的老獎項都有著其超然的設置目標(比方說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林茲電子藝術節等等);但在資本社會裡,即便是歷史悠久的獎項也有了質變,有了慢慢往資本靠攏、以營利為導向的趨勢。而開放報名的設計獎項,有些旨在促使業內進步,為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如台灣建築獎、台灣住宅建築獎等等);有些旨在強調商業目標與推廣,從而擴大整個設計領域的曝光度(例如IF、RedDot等國際獎項)。前者易陷入評審小圈圈而為人詬病,後者由於商業利益導向容易失去公信力。而其他如企業、協會、地方政府為了特定目的而舉辦的各式競賽則不在討論的範疇。哪個獎項評審最嚴格? 哪個獎項含金量高又最具公信力? 考慮到地緣因素、市場利益和評審組成的複雜性後,會發現很難定義誰是最具公信力的獎項,只能追求最適合的獎項--作品的好壞最終仍是回歸市場和歷史的洪流做出評斷。
設計獎: 一則有品味的買賣
而獲獎後,到底能夠為設計師、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成效與回饋?有些能夠作為設計師履歷的一部分,提升名氣;有些成為學校設計科系的關鍵績效指標,提高招生;也有些成為了公司宣傳的文宣依據,增加業務--事實上這也只不過是少得可憐的一點效益罷了。在整體設計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投獎不再僅是為了證明設計品質的優劣與追求個人成就,更需考慮參賽成本,獎項宣傳力、公信力以及後續回饋等多重因素。參賽者與主辦方也演化成一種買方與賣方、雙向的交易關係。如何在作品品質與得獎數量、辦獎收益與參賽效益、後續雙方的互惠間找到平衡,這顯然已不是評斷單一作品好壞的戰術問題,而是更上層的戰略問題--參賽者與主辦方在做一門有品味的買賣: 貪財好利則名劣,孤芳自賞則財窮。
結語: 作為一個創作者
我自認為一個創作者: 創作是工作,更是志業。對我而言參加競賽獎項是種記錄創作的方式--一來透過競賽文宣與刊物紀錄、宣傳作品經營自己,二來藉由他人之眼去獲得一些不同的意見回饋;如果是官辦的美術展覽,也能透過獎金稍微賺取一些創作的成本資金。我判斷一個獎項是否合適的標準很單純: 就是看報名費是否合理、歷年來的參賽者與作品、是否發放獎金與獎品、是否有合適的宣傳展示等四大項目--考量十分現實,畢竟辦獎機構不是慈善事業,而投獎參賽者也不是盤子。
在百家爭鳴、設計市場逐漸萎縮的時代,人人都想被看見、殺出紅海。然而這樣的心境,難免被流量、金錢至上的現代社會與市場所困惑迷惘。這場追逐獎項的浪潮,代表著設計獎的商業化與多元化價值: 與其批判攻訐他人的作品榮譽都是買來的、都是靠關係來的,不如深入去欣賞作品之美、並思考現象背後如何去擴大整體市場與產業利益。人在江湖,如何在專業認同與利益反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可能是"設計獎課題"最重要的功課 :畢竟設計師不僅在探尋如何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同時也在追求專業認同與最終的自我實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