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Note- 危險的社計思維

(對工業設計我並不熟悉,以下僅是我於觀展中所想到的問題觀點。)
雖然"跨域"是當今的熱門名詞,但我認為一個專業將自身領域無限制擴張是一件危險的事-不論對於使用者還是設計者而言。而於"社計思維"這一產品設計展覽中我看到了此想法的相對應印證。

"解決社會問題的設計"是這次展覽的主題。於展場中展出一系列由日經設計規劃整理的社會設計作品,分成"弱勢幫助"、"災害防範"以及"永續發展"等三大主題。在這個社會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的時代,跨出原有的產品設計範籌,將觸角延伸至人道關懷以及環境問題等面向,不單提升了設計師的社會影響力,亦拓展了"設計"一專業的可能性。

然而一廂情願的熱情是可怕的-認為能以"設計"解決所有問題的設計師,就如同十八、十九世紀的的科學狂熱信仰者一樣可笑。諸如PC、I-phone、Tesla電動車等改變社會文化的產品,均是經過一系列技術研發、市場調查與設計研磨的結晶,而非單一設計師或工程師所能完成之成果。而以本次"社會設計"如此巨大的目標,不論是上述哪一單元主題,單單僅以設計師的角度與技法去切入解決,所製成的產品多數都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以"災害防範"這一主題來看: 在展覽品中,有一項"可摺疊的安全帽"。這個產品可摺疊為A4大小的尺吋,有效的解決了使用者的攜帶問題;然而在組裝的耗時上及帽身強度上卻大大扣分。另一項"椅子安全帽"同樣也解決了安全帽收納問題,但相較於"在椅身上設置一掛安全帽的裝置"這一解法,"椅子安全帽"便顯得笨重又可笑。在"永續發展"單元"line work"作品中提出一系列非線性的概念與設計方法(當紅炸子雞),與Jesse Reiser提出的非框架建築結構體或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曾使用過的去中心都市網格系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在考慮消耗廢材、技術門檻與實質應用性等面向上則顯得天真。而在"弱勢輔助"中除了義肢設計一案有較明確的目標與社區營造類有軟性目的外,其餘作品也多流於小確幸般的趣味小品。

之所以會有如此的結果,我認為主因是設計師過份抬舉了自身的能力,因而模糊了自身專業。尋找議題並非設計人的強項;在這一面向上,社工、新聞工作者以至於藝術家的觀察能力都遠比設計人強得多;單是在切入的議題上,設計人便不該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向便以直接的"設計技術"去做出回應。而在設計的向度上,假定設計是一門以"造型去解決問題"的專業,那麼在面對材料、機構、視覺感知等問題時,更應該與其它領域的專業者共同去解決(好比當下的UX設計師);而不是單純的以自身創意主觀的去解答複雜的社會議題-畢竟設計的優劣判斷,通常僅能以較片面的標準去評價;而面對多層次的社會問題時,單一的專業已不足以去提出較優的解答。

最後回歸到一開始的主題上: 雖然我認同"解決跨域問題"這一目標,但我認為設計師/建築師必須要認清自身能力的界限與專業的本質,清楚了解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而非期待創造一幽玄不明的解答。否則設計界產品與無用小發明的界線將變模糊,而建築設計與工程顧問的專業也將變混雜不清。確立自身的專業,垂直深入的去研究探討;開拓自身的眼界,水平廣泛的去了解合作- 這才是我認為"跨域設計"該有的面貌。
 
(在建築領域亦有著相對應的事情發生;自從Hans Hollein藉由一臺電視機裝置打破建築虛體/構築實體的疆界後,所有事務在建築領域皆成為可能;而與此同時,為了強調建築產業的重要性,建築師們亦開始不斷嘗試ˇ"以建築去解決一切環境問題"的可能性。將建築視為都市的微縮體,將建築視為綠環境的營養針,將建築視為事件的產生者;不過相對於小尺度工業產品的影響力,建築本身的可能與發展性相對為大-但即使如此我仍支持Peter Eisemen的說法: Architecture can be nothing but itself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