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總覺得我的人生,在二十五歲的這一年,突然變得跟不上時代。
或許在外界看來不是如此:順利通過托福與甄試、同時申請上了成大建研所與國外的建築名校、不斷的創作發表、學習德文加強英文-然而不論我如何的強迫自己,甚至將週一到周日的時間表都塞得滿滿(讀英文、讀德文、創作、學軟體、跑簽證、找素材、讀書...),我就是很失落。
我明白出國前的這段時間絕不是浪費-但總是不安。是因為單身太久而在情感上感到寂寞嗎? 還是社交圈友人變得僅限於Facebok上的來往而覺得孤單?可能都不是-我找不到未來的可能性。
即便我知道出國是必要的經歷,即便我明白創作是一生的工作,即便我清楚今生都會不斷的追求"理型"的終極樣貌-但我就是無法想像,一年半後將畢業的我,究竟會走向哪一步。
是會在一間建築師事務所或室內設計公司工作? 還是轉行涉獵平面、多媒體設計業? 出版業? 遊戲產業? 網頁公司? 我不知道。
每個人都在渴望有個人生的Model,一旦看到前方有個既有的Model存在,就會感到心安,因此明白:"OK,我所選擇的這條路是沒問題的,十年後我也會像他一樣"。
是這樣嗎? 以我現在的條件,可能還有些許本錢,去選一個成功的Model。學成後在國外待個一兩年,在CV上補加幾筆洋公司的名堂。回國後選擇進入大事務所或是自己當廟公,身兼個顧問或在學校找個兼任,再去補完在國內不足的人脈與證照-是這樣嗎?
在半年前,我擔心成績不夠高,憂慮作品集不夠好,害怕SOP不夠有熱誠。半年後,我往公部門跑來跑去,為了出國後的接軌不斷再加強語文能力,為了邁向內在目標持續不斷創作。這些擔憂永遠都不會結束:雖然我會遇到低潮,但永遠沒有真正的高峰。
我明白自己將因這份學習而變得更完整,更加接近我內在的目標(或許因而與外在更遠了)。但我依舊不知道:一年半後,我到底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還在找我的Model嗎? 亦或是時候,該開始由我決定自己的價值?
我要為自己定立一個藍圖:不是既有的成功劇本(諸如進入業界前五年絕不換工作等等的前人範例),而是一套足以隨時省視自我、調整方向並回應初衷的遊戲規則。
- 於IOA畢業後三年中要進入業界,努力學習實務上的經驗。不論公司大小、薪水高低、國內國外(但要有基本下限):只要公司是朝著多元、扎實的方向發展,我就願意在此堅持下去。哪怕是最基礎的工作內容:只要能成長,我肯。
- 在這三年中,我要回應家人對我的栽培:找固定時間關心、陪伴他們。我要回應我自己,在感情上的渴望,以及與朋友間的相處。
- 在這三年中,不論生活如何忙碌,仍要堅持自己的創作:即便進度很緩慢也要持續下去。哪怕是草圖、照片一張也行:反正創作本來就是越磨越好。同時,要持續發表作品:在BLOG、FB與投稿比賽、網路雜誌上,不斷累積作品集與知名度。
Here to the crazy on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