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的已經到了要當兵的日子.可以說我最後的暑假完全在建築中過完了.有趣的事情在於,最後得到的不是永不放棄的熱誠,而是"懂得放手'的智慧.這裡面想說得,是關於"得獎"這件事.
在這個暑假,總共參加了三到五個學生競圖,可以說,全部的時間都花在這些事情上面了.若說身為一個學生便是應該勇敢去衝的話,那對於我這個半社會新鮮人該思考學習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投資報酬率的問題.不瞞各位看官,我以前非常討厭某蔣大砲提及此事(或說,我總是能以文字去反駁他的觀點),但在花掉我身為自由人的最後一段時間後,我開始懂得計算.
大部份的學生競圖,參賽隊伍也許兩百到三百不等(視規模而定),而獎金大約兩萬到三萬,外加一張獎狀或獎杯.首先我們必需分析目的.大多數的設計系學生,都會有種表現欲:在同儕間,在師長間,在家人間.而得個比賽的獎牌當然是最好的方式,同時賺點獎金,貼補自身.
但是這投資報酬率如何?基本上,第一項目的:名氣,那是一種時效限定,而且效果短得可憐,並且,只侷限於你的學校,你的同學,了不起你的親朋好友都順便報一下.即便是今日獲得了台灣建築獎,恐怕效果也只稍稍再大一點(就好比一大堆人都得過IF或Red Dot一樣,但最後你也只知道"台灣有一群人"得過IF或Red Dot).而這東西,在履歷上,甚或至在升學上的加分是多少?這須要思考看看.
再來看看報酬:首獎兩萬多到三萬多,乘上機率(暫且,我們相信每位評審)兩百分之一,便是期望值.而每個競圖平均會花去約一個月(我相信,至少).-而出圖,郵費等可見成本少說兩三千(最近我見識到一個"一式八套"的學生競圖,那可是可怕).意即你的期望值遠低於成本:即便你拿現在打工的最低薪資來算,都遠比這套模式還賺:而上面的履歷還是貨真價實的.
最可怕者莫過於主辦者.是專業?或不專業?最近有某個知名的文創單位,舉辦了近五大類(可說囊括各行各業)的"綠色競賽"(這麼多綠色,各位也不用去猜是誰,請當成一個普遍現象).作為設計類之競賽,自然是必須以"圖"來表達作品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非常搞笑的是該競賽要求的,卻是"500x500像素","300dpi",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主辦方要用一張比你MSN大頭照還不如的圖來評審(當然,外加幾千字的三吋不爛之舌).
而這些主辦者,大多是大企業,或是政府某機關的基金會.公家機關先不說,對企業而言,這些活動是可以扣稅的,金額不是那兩三萬可相比.而以舉辦競圖來看:評審費,活動費用,刊物費用,文宣費用外加獎金等等,對這些企業或機關而言,根本是九牛一毛.所以:參賽者到底在做什麼?好似把這他人從X眼中拔出來的一根毛當成諾貝爾獎似的,把全部的智慧財產權送給主辦方?
好笑嗎?或許現在才開始明白蔣大砲的話(即使不是全部),當然,我們不能將所有的競圖全部歸於此類.學生在做競圖時,除可訓練自己的設計,亦可增加一些比圖的經驗.而有的競圖也的確是為了增加同業間比試的機會,或關注某些議題而舉辦的.而當時間或人生的基準水平拉至某個平面點時:確實,所有的經驗都是加分.但對於某些比賽與某些做法,不得不提出批判.
很喜歡設計,也熱愛設計,也因為如此,不想作品被賤賣.若僅為了上述的目的而去做,那方法絕不僅此而已,這才是鬥智的開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