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像之思索

 



美麗的AI算圖作品: 目前看過的,包含了以下前人的風格:

1. 埃貢.席勒
2. 古斯塔夫.克林姆
3. 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
4. 法蘭西斯.培根
5. 巴比松畫派的天空
6. 偶爾會跑出如新藝術的紋理
7. 其他各式拼貼變化
8. 超寫實拼貼合成
似乎電腦繪圖已從過去類比手繪的時代,進化到了新的階段。會不會擔心藝術家未來被取代? 這確實是危機也是轉機:套一個建築的例子:如果只想挑戰蓋最高大樓、最大房子,那五年內就會被新的工程技術超越-所以那不是建築設計最大的歷史價值。換一個例子: 上述的那些畫家流派,是因爲擁有當時最高的畫技, 才永垂不朽的嗎?
目前所看到的AI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大概有幾類:
1. 本身就是美術專業者,嘗試以AI進行創作輔助、發想或素材
2. 本身是程式相關人員,測試AI精準度、發展的極限
3. 本身無特定背景,看到AI強大的能力後入坑近來跑跑圖
以第一者而言,不管是否全用AI算圖、半手動Draw Over,核心仍以人為主,試圖用新工具去創作。藝術家的創作工藝一直以來都在迭代-從文藝復興時顏料自己找,以至電繪自帶筆刷-其實好像也不脫離創作的主題。如下的作品,Nekro,概念設計。這些是真的會想收藏的。
以第二者而言,則是嘗試AI理解的精準度與極限,創作出很多極盡擬真的精確的畫風-如果拿掉是"AI畫的"這一點,並沒有甚麼記憶點,但就是精美精確,是推動技術進步、進展的主要動力。諸如很多精準的AI靜物畫、風景畫、肖像畫等等。讚嘆AI的強大,不過沒特別感受。
以第三者而言,基本上就是跟著去玩一玩。AI雖然強大,能以表現技法呈現水平以上的作品,但缺少了對構圖、概念、內部邏輯、美感調整(無論是自動或手動),似乎也都是挺平淡,瞬間進入視覺疲乏,多屬拼貼貼式的作品。包含很多爛肉的克蘇魯、狗狗貓貓、名字亂湊的抽象畫等等......
對於視覺設計惡劣的台灣業界而言,這自然是一種衝擊。畢竟極有可能許多業主直接拿幾個關鍵字自己跑跑圖就上了,或是拿幾個關鍵字請畫師打一下,再幫忙Draw over。這其實碰觸了創作者核心的殿堂,甚至有種靈魂被褻瀆的感覺。畢竟以往的創作者是心、體、技的整合,現在後兩者被剝奪,內心還被折磨。雖然自己是偏3DCG/建築/室內/家具/藝術(?),沒有那麼被衝擊,不過也夠膽顫心驚。
我想未來創作者須培養的能力,無庸置疑的:
<更精確的概念與思路,更寬廣的見識>
以此創造出比甲方更精準、精美的成果。同時也在視覺疲乏的年代,有明辨是非的眼。
<確立創作流程,以及不可取代的地方>
是純粹以AI作圖? 還是留有手味? 哪些是一定要自己經手的,就如同大廚(人)幫小廚(AI)最後裝盤調味一樣。
<論述性,故事性,High Purpose>
這代表了必須給視覺作品賦能-純粹靠美感輾壓的方式已經不太可能。不過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才是作品的根。就像未來神豬博物館-CG跟模型符合水平,但整個專案真的太棒了。
<新媒體的意義>
一如新媒體藝術都會遇到的難題一樣: 媒介更新後,作品還有沒有價值? 白南準的電視佛? Neil Harbisson的怪機器? Laurie Anderson的樂器? 在蘋果之後,Dieter Rams的東西?
舊媒材所具有的"人智意識",與新的AI產出的"行為意義",我覺得這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與其說是危機,真心覺得是無限可能。
<對抗市場的力量>
以前就必須有,只是現在要更堅定地去確立專業之所在與專責的保全。
以上,記錄心得並共勉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