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分法則的學習方式

在今年順利申請進入了母校: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互動設計學系的專案教職後,我在設計藝術領域的熱誠與投入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與此同時也開始進入了一個與過往認知訓練相牴觸的混亂階段。我想這種混亂是好的: 畢竟唯有透過混亂與重組,知識、美感與技能才有增長的機會-而我在空間設計領域真得稍微有些停滯了。

這種混亂原因之一在於自身專業在互動設計系裡的定位。我是一個涉獵非常廣的人: 擅長的範圍從本業的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以至於產品家具、平面視覺與動畫腳色都有所涉獵。雖然透每個範疇都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但終究有強有弱-由其是以互動設計系尤以動畫、遊戲、程式設計為主,與自身的專擅不太相符。這也造成我自己的危機感-雖不求在系所裡高升或久待,但希望這不會是白費的 一年。盡可能地利用假日時間裡鍛鍊自己的技能知能,同時找出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統籌的面向是最重要的目標。目前來看,3d造型能力無疑是我的強中之強項,勢必是我繼續強化的目標。

而第二個混亂原因是關於軟體技能: 新興的3d軟體如雨後春筍,挑戰著傳統霸權;二者是仍有許多的專業非我熟悉的-我能自信地去教導學生嗎?  而這之中的解法,就在於70分法則與自我定位。我認為還是選擇自己專擅的、好用的即可-畢竟Maya至今仍是動畫影視業界的標準配備-而工具就當是工具,把時間花在技術跟創作上對我來講更重要些。而自我定位源自於我始終是一個以抽象幾何為主並應用於各種類別的設計藝術家-這是我不變的目標。不論是場景、腳色、動態影像、道具、建築....核心原則都是相同的,我必須在各種面相上體現我的核心。其他專業如建模的細緻度、動畫的流暢度、渲染的逼真度以至於特效、合成等等等各式千奇百怪的專業技術則尚可就好。畢竟人生苦短,我想把能力發揮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第三個混亂點是我的未來。如果繼續留在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想必道路會是清楚的:當建築師、比圖、設計、簽證、監造....但現在人生多了好多的可能,但我也不確定能否長遠的走在教學研究的路上,還是會回歸業界的工作。這真的很難回答:只能說在這個人生的轉捩點,我會盡可能地利用這段時間創作、比賽、參展、接案,大量的經營自我品牌,完善專業證照與強化自我專擅;未來的路不論是哪,我想都不會是難事了+


<職場面向目標>
  • 強大的視覺概念圖像(型塑)-創作(靜態幾何)(角色設計)(意象概念)
  • 不錯的動畫渲染互動(互動)-學術(遊戲引擎)(媒體動畫)(整合創作)
  • 強大的建築空間呈現(建築)-專業(虛擬實境)(超級渲染)(設計證照)
<技術面向目標>
  • 動畫視覺:建模(專精)/貼圖(OK)/綁定動畫(OK)/渲染(專精)
  • 電腦輔設:建模(專精)/參數(OK)/虛擬實境(初學)
  • 遊戲引擎:互動、房地產銷售、展示(初學)
<技能面向目標>
  • Maya: Rigging (以既有素材)UV (以既有素材)Animation(Key, VFX) Mash (MG)>>>>>可同步Blender
  • 3d Coat: Sculpting(高階模型) Typo(拓樸)  快速場景(概念設計) 精密貼圖(UV)
  • Rhino: Grasshopper (建築的能力)
<技能面向參考>
  • 模型建置(建模師、數位雕刻藝術家、概念藝術家)
  • 貼圖製作 
  • 控制綁定 
  • 動畫設定(動畫師)
  • 渲染設定 
  • 鏡頭設置 
  • 特效設置(特效VFX)
  • 渲染調整(渲染與剪接師)
  • 後製製作  
  • 完成 (後製剪接)
  • 學習時程: 2021/12~ Blender平台轉換
  • 創作- 3d Coat Sculpting Monster.>>Retop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