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辯 vs 思變- 現代建築大師作品剖析展心得

一來因為工作上的忙碌須經常調整時程,二來因現在於網路亦能取得大量資訊,所以今年我跑展的數量大減,也較無興致將心得一一詳實記錄了。不過相較於量多但缺乏系統的網路資訊,實體展覽與書本仍然能提供一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現場氛圍也更能讓人進入狀況,強迫性觀者思考。近日所參加的北美館"愛麗絲的兔子洞" 以及銘傳大學所策辦的現代經典建築模型展更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這個展覽基本上是大學生建築史課程的期中成果發表,所以模型本身的品質確實不高- 牛奶板、飛機木與賽路路片的膠痕皆十分明顯;某些模型甚至因為無法負擔其自重而顯得東倒西歪。但除確這些外在因素,從策展人楮瑞基老師所挑選的案例中,卻能依稀看出他對西方現代建築史其系譜的論述分析,對我而言是此次展覽最大的收穫。

若以年代來看,本次展覽中以現代建築四大師-Frank Lloyd Wright, Mies Van Der Rohe, Walter Gropius, Le Corbusier為起始點,之後便是師承前代的 Havard 5及現代主義終點的Louis I Kahn;後者便屬後現代的起點Robert Venturi與紐約白派五人組,以及時間雖早但成名較晚的地域批判主義建築師Mario Botta。其中時間上或多或少有所重複,但可清楚看出其中師承的脈絡。舉凡Havard 5中,Marcel Breuer總結四大師的空間語彙而打造出的Whitney Museum,亦或是Richard Miere與Michael Graves早期住宅作品與Le Corbusier住宅間的關聯性等等,皆讓人對這種空間發展的脈絡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不過相較於這些經典的建築里程碑,我更感到興趣的是建築界與周遭之間的關係。二十世紀是物理/數學的時代;不論是相對論的出現亦或是量子力學的發展,都大大的改變了其它學門的思考方式。從羅素以至維根思坦,從哥戴爾以至語言學等等,其中作為二十世紀學術的脈絡關聯是清楚可見,也不乏看到其影響到藝術的例子。但在此時的現代建築界確似乎是與世界脫節的學門;即便在自身領域中有所改變進步,但相較於其它領域卻似故步自封-這似乎恰恰符合Marc Kushner於TED中所提到的"鐘擺的極端"。無論Frank Lloyd Wright是無何在落水山莊強調自然的地位,抑或Le Corbusier在諸多住宅中實驗宣言,都是建築師自己建造的王國。在我的觀點裡,這種情況在Louis I Kahn的孟加拉國會大樓達到極致-如神殿般的建築物有著如文藝復興時代達文西教堂般的平面;即便在服務空間與材料工法的處理達到一種成熟度,但"光明與靜謐"無疑是與世隔絕的天書-直到了後現代主義的出現才又回歸的現實之中。

然而誕生於抗父性格中的後現代主義,雖在表面上回歸到了現實世界,實際上卻陷入了更深的建築迷宮之中。Robert Venturi的母親之家戳破了古典/現代建築的謊言,就如同哥戴爾毀掉了與羅素/希爾伯特的理想一般,自此建築終於趕上了被遠拋在後的其它學界。而在Hand Hollein打破了建築界"構築"的最後堡壘,進入德勒茲離散性的思考後,建築便永遠不可能脫離後現代的思考了-就算是Patrik Schumacher 企圖一統天下的參數化主義,也不過是分支中的分支。

或許有些扯得太過遙遠了-不過對於我而言這便是讀建築史的趣味所在-不是掉書袋,也不是裝文青,而是試圖將脈絡串聯合一,藉此去思考自己的所在位置。而這次的作品剖析展,一來讓我重溫大一案例分析的回憶,亦為我搭建了當代/後現代/現代溝壑中間的便橋。雖然在視覺上享受不大,但卻是不可多得的腦力激盪。

(照片實在是懶得處理了,請見諒X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